东和新材:科技创新铸就菱镁产业标杆
21日,走进位于海城市牌楼镇的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矿石浮选车间内,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借助国内一流的绿色生产线,曾经只能用于铺路的低品位菱镁矿石,在这里经过创新工艺淬炼,摇身变为生产轻烧镁粉、精矿粉的“黄金原料”,成功开辟出绿色经济发展新赛道。

“过去这些低品位矿石是弃之可惜的‘废料’,如今通过自主研发的创新生产线,每一块矿石都能物尽其用。”公司董事长秘书杨观指着运转的设备介绍,言语间满是自豪。作为集菱镁矿浮选、氧化镁煅烧、电熔镁冶炼及耐火制品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东和新材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生产体系。从基础的轻烧氧化镁、电熔镁砂,到转炉、电炉专用的高性能耐火材料,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大钢铁企业,更远销欧洲、日本、印度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海城质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自2001年创立以来,创新早已融入东和新材的发展血脉。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企业完成从行业新兵到领军者的华丽蜕变,成功构建起镁耐火材料、新型镁建材、镁质功能性材料及精细镁化工材料、清洁能源四大产业板块。作为国内菱镁行业首家登陆北交所的上市企业,东和新材接连斩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重磅荣誉,树立起行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东和新材以科技为剑,不断开辟发展新路径。通过战略收购原“亨特利”(海城)镁矿有限公司,投入巨资升级设备、新建产线,成功研发出含镁量超98%、体密3.40的高纯镁砂。这款拳头产品不仅服务于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及国家重点工程,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海城质造”的国际名片。在技术攻坚领域,企业研发团队聚焦“镁化工”“镁建材”核心课题,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推出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建筑、环保、医药等领域,吸引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

目前,公司投资1.87亿元的“新型低能耗双室碳酸盐分解炉轻烧MgO粉生产示范项目”正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海城千亿吨级菱镁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在5月13日召开的辽宁省企业大会上,东和新材凭借突出贡献荣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跻身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241家杰出贡献企业行列。“这份表彰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杨观表示,东和新材将积极响应海城市委、市政府“北纬40度 海城质造”强市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将海城菱镁资源优势转化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媒体记者 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