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达州市一中146名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34:00    

来源:环球网

没有华丽的舞台布景,一群身着校服的少年站在聚光灯下,用流利的英语演绎着《愚公移山》的执着、《张骞出使西域》的壮阔,将“惊蛰”的农事智慧与中秋的团圆情结娓娓道来。4月7日,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第二届“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爱国主义主题展示活动决赛在朝阳校区拉开帷幕,146名从班级初赛、年级复赛中脱颖而出的“语言与文化使者”展开激烈角逐。

舞台上的“双语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表达的碰撞

“Jingzhe is not just thunder awakening hibernating insects——it‘s the moment when our ancestors’ wisdom collides with youth‘s courage.(惊蛰不只是春雷唤醒冬眠的昆虫——它更是先辈的智慧与青年的勇气碰撞的时刻。)”初一年级学生李金坷用清亮的英文叩击着礼堂四壁。她以“惊蛰”节气为切入点,讲述“春雷响,万物长”的农耕智慧,让评委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共振。

这个曾因内向而怯场的女孩,用两个月时间打磨文稿、锤炼台风,最终在舞台上破茧成蝶。“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理解了用外语讲述中国精神的重量。”李金坷说。

活动现场,《花木兰》《塞翁失马》等中华经典故事轮番上演。同学们流利的口语、精彩的剧情编排和声情并茂的表演,为大家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活动开幕时,全体选手合唱的英文歌曲更让礼堂里响起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双语解码”课堂:培养文化传播小使者

“语言能力只是‘形’,文化共鸣才是‘魂’。”该校初中英语教研组长张卉芳表示,此次展示活动是学校“文化浸润式”英语教学的成果检验。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英语教师团队创新开发“传统文化双语解码”课程模块,通过对比中西节日习俗、分析古诗英译版本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深化文化理解。

该校初一年级学生潘紫菡身着汉服,将中国茶事娓娓道来。为准确传达“茶禅一味”的东方智慧,她不仅研读陆羽《茶经》,更与英语老师合作完成文稿。“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增长了词汇量,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更真正理解了‘一片东方树叶,半部文明史诗’的深刻含义。”潘紫菡高兴地说道。

“Z世代”的文化传播新实践

舞台上最具匠心的当数该校初一年级表演的《丝路使者》。11名学生基于罗睿明同学原创剧本,重现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从史籍考据到角色塑造,从舞台走位到情感表达,这群少年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既要符合历史真实,又要适应英语表达,我们查阅了《史记》《汉书》等多部学术论著。”罗睿明展示的剧本上,不同颜色的批注记录着同学们共同的智慧结晶。

“当孩子用英语说出‘凿空西域’时,语言真正成了文明的桥梁。”评委田馨雨老师评价道。据校方透露,优秀作品将制作成双语短视频,通过海外合作渠道进行推送。“我们期待这些‘Z世代’的孩子,能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何以中国。”张卉芳说。

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达州市第一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用世界语言传递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在全球化语境下,这些少年正以创新的方式,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桥梁。(唐军 文/图 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