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科技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不打烊” 激活阳光市场新生态

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胡赞 湘潭报道
深夜十一点,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评标室内,数位专家正通过“智慧+云平台”与千里之外的湖北同行密切协作。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屏幕照亮了专注的面孔。
这是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不打烊”延时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高效推进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中心已累计提供夜间服务1508人次,让政务服务在月光下亦如常运转。
机器如何“管”招投标
“以前编个标书,至少三四天起步,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招标代理刘琳坦言,“现在90%内容由系统智能生成,我们只需精准填入核心信息,最快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刘琳口中所说的正是湘潭作为全省“机器管招投标”试点先锋所打造的创新系统。它不仅将标书编制效率提升近50倍,更在评标环节自动处理九成以上标准化评审内容,将评标效率提升80%。

评标现场。
作为全省“机器管招投标”试点第一梯队,湘潭已率先完成首个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实现工业、住建、交通、水利、环境、农田6类施工项目全覆盖。2025年以来,全市累计进场19宗“机器管招投标”项目,成交18宗,吸引1314家次企业投标,平均每宗项目约69家企业参与,热度远超以往。
智能客服何以“秒响应”
“这个CA数字证书怎么更新?”“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在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平台,市场主体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此时,全省首个AI智能客服化身“永不打烊”的虚拟助手,依托庞大的交易知识库,7×24小时提供秒级应答。
“它就像一位随时在线的专业顾问,不仅解答快,还能引导你一步步理清复杂流程,甚至主动推送关联的政策文件和操作指南,省去大量摸索时间。”长沙中智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佳表示。

AI智能客服上线仪式现场。
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AI智能客服整合了语音输入、语义识别与深度学习技术,覆盖五大业务领域,为市场主体提供深度解析与即时解答,让信息获取的路径变得便捷畅通。
跨省协同如何拓新路
枝江市仙女镇金山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标室内,当地专家与湘潭市评标专家依托“智慧+云平台”密切交流,顺利完成全省首个市州与外省合作的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技术打破了物理空间的藩篱,专家资源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共享专家库意味着更丰富的专业视角和更公平的评审环境。”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仅是地域的延伸,更是对评审质量与公信力的有力提升。
短短一年间,湘潭市远程异地评标的“朋友圈”已扩展至18个城市,省内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完成145宗,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落地3宗,一条依托科技互联互通的市场协同新路正在铺设。
科技赋能的背后,是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被显著激发的市场活力。2025年上半年,交易中心共受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549次,进场交易519场,成交438宗,成交金额27.52亿元。
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一个更透明、更便捷、更具活力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正迎面而来,将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澎湃的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