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火热进行 《红鬃烈马》《四郎探母》《龙凤呈祥》再现百年戏韵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理略、通讯员夏晨)千年戏韵传薪火,青春芳华绽舞台。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正以多元剧种、精品剧目掀起观演热潮。作为今年展演重头戏,中国戏曲学院第七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青研班)毕业公演于4月16日至18日登陆武汉剧院,连续三晚带来《红鬃烈马》《四郎探母》《龙凤呈祥》三部京剧骨子老戏。此次青研班的演出,还有湖北元素,来自湖北省京剧院老生演员、第十三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得主沈红,梅派青衣、同为牡丹花奖得主的潘欣在演出中精彩亮相。
中国戏曲学院青研班是国家级京剧人才培养高地,以“名师传艺、名剧育人”为特色,先后培养出众多梅花奖得主及院团领军人才。本届学员历经3年系统研习,在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等多位戏曲名家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打磨唱念做打、文武兼备的综合素养。此次公演既是毕业成果的集中汇报,更以“一人多角、一戏多派”的演绎方式,展现传统程式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探索。

4月16日晚,京剧《红鬃烈马》演出剧照。
连续3晚,3台大戏荟萃京剧生、旦、净、丑各行当精髓,既有荡气回肠的家国史诗,亦有悲欢离合的人性刻画。其中,京剧《红鬃烈马》以薛平贵与王宝钏的传奇爱情为主线,将《花园赠金》《武家坡》《大登殿》等经典折目串联起伏跌宕的命运长卷。青年演员通过老生与青衣的细腻对戏,展现王宝钏寒窑苦守的坚韧、薛平贵荣归故里的复杂心绪,更以“西皮快板”“二六”等丰富板式唱响人性光辉。
京剧《四郎探母》一纸令箭诉尽家国泪,杨四郎身陷异邦15年,盗令探母的伦理困境与“快板对唱”的酣畅淋漓,成就京剧唱腔艺术的教科书级范本。青年演员以铁镜公主的机敏柔情与杨四郎的悲怆挣扎,演绎战争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撕裂与救赎,赢得江城戏迷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

4月17日晚,京剧《四郎探母》演出剧照。
京剧《龙凤呈祥》以刘备东吴招亲为引,铺陈“计中计”“局中局”的权谋交锋。《甘露寺》《洞房》《回荆州》等经典场次中,老生的沉稳、花脸的豪迈、丑角的诙谐交相辉映,尽显京剧“一棵菜”精神的舞台凝聚力。

4月18日晚,京剧《龙凤呈祥》演出剧照。
据悉,在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期间,由中国戏曲学院创排的首部京剧版《樱桃园》将于5月10日在武汉人民剧院首演。这部作品以俄罗斯戏剧巨匠契诃夫同名话剧为蓝本,以京剧程式重构“没落贵族的精神挽歌”,通过跨国界艺术对话展现戏曲现代化的先锋探索。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