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系列报道之二|侗乡黄精迎风起
喜迎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系列报道之二
侗乡黄精迎风起
——新晃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通讯员 彭凤华 米婕僡
“发展”二字宏大而抽象,只有聚焦于细微之处,方能触摸其真实纹理。
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经常调研当地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作出具体指导。其中,黄精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土特产”之一。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聚焦新晃侗族自治县,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和种植历史,赋予了新晃黄精向现代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先天沃土,推动其持续点亮“中国生态黄精之乡”“湖南省道地中药材”等金字名片,促使数十万侗乡儿女满怀信心耕耘在希望的大道上。

(新晃黄精研究院)
承“天然温床” 做精道地药材
古往今来,黄精作为滋阴补气、健脾润肺益肾的上品药材,向来备受文化名家、达官显贵推崇青睐。
它是孙思邈赞誉的驻颜珍品,也是杜甫笔下“扫除白发黄精在”的食疗仙药。因其长年于泥土中汲取精华,颜色呈土黄色,且具有喜阴、耐寒、怕干旱的特性,故而得名“黄精”。
细数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中药材,黄精独享一个“精”字,足以窥见其药用价值和独特地位。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中国生态黄精之乡”美名何以花落新晃?原因在于其“天然”二字。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森林覆盖率达70.41%,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降水量充足、山地气候明显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9~17.3℃,年平均降水量为l137.4毫米,是道地药材——黄精自然生长“温床”。
经检测,新晃黄精浸出物为70.9%,多糖占比为27.7%,分别高出国家药典规定标准近1.6倍和4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特点。

(新晃黄精)
20世纪50年代起,新晃因其“湘黔通衢”“滇黔咽喉”的独特区位优势,以及质优价廉的药材质量,黄精等中药材在民间交易活跃,成为了国内中医药企业采购黄精的集散地和主要交易市场。
白露过后,湖南新惠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黄精育苗基地一片繁忙,8名村民正抢抓晴好时节,紧锣密鼓地进行黄精育苗、栽种工作。一旁已栽种两至三年的黄精则错落有致、叶片舒展、长势茁壮。
“我们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对黄精仿野生种植,这种方式种出来的干黄精,最高能卖到1600元一公斤。”合作社负责人姚才勇,新晃黄精政策好、品牌好、市场好,不愁销路,这是他从建筑业转行至种植业的原因。”
促进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晃向来不遗余力。翻开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自新晃20世纪50年代进行黄精交易以来,历届班子以“政策不翻烧饼”的接力行动,长期将黄精产业作为主轴工作接续推进,不断为黄精发展与产业布局构建政策保障。
以野生中药材产量为例,在自然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新晃县委、县政府主动在黄精繁育技术研究、品种选育研究、病虫草害防治研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努力在扩大产量的前提下,让中药材回归“野生”和“天然”,推动黄精初加工能力从0.5万吨提升至3.5万吨。

(村民们在林间种植的黄精)
一花迎来百花香。2024年6月2日,经过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层层筛选,“新晃黄精”品牌系列产品以其优越品质,被授予“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指定用品”。
乘着时代东风,新晃县委、县政府在促使黄精走向现代市场的征程中也不断自我革新,先后通过改扩建黄精交易市场、升级交易方式、建设国内首个区域性黄精交易中心等行动,成功构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贸易格局。
当前,新晃全境共有黄精种植面积4.8万余亩,生产经营主体471家,黄精中药材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80余家,黄精中药材种植户1000多户,年交易量达3.5万吨,占全国1/3份额。
谋“百亿产业”做优产业链条
一纸经方传承千载,一缕药香穿越古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抢滩布局,以链式思维大抓实体、大兴产业,强力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条生机勃勃的“中医药产业链”强势崛起。
沿着蓝图向前出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黄精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第一动能抓紧抓实,积极瞄准黄精中药材种植及初深加工,紧盯“黄精百亿产业”目标,加快构建新晃黄精“原生态种植园(带)+深精加工+原药材与中成药集散交易市场+行业顶级学术交流与交易展会”相结合的“六产”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晃黄精喜获丰收,村民喜笑颜开。)
以独树一帜的黄精品质为根基,新晃深入实行“产业长+执行产业长+产业顾问+项目长”牵头负责制,分别明确黄精、龙脑、医疗产业工作组,全力整合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推动一系列保护、扶持、发展黄精产业的利好政策相继落地,成功构建起了一条更厚重、更绵长的黄精产业链条。
——增强保障水平,强化政策支持。编制印发《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特质农业(含中药材)金融扶持暂行办法》《黄精保险实施方案》《2024年发展庭院经济产业实施方案》《新晃黄精初加工产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规划文件,每年统筹农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主动建立产业“资金池”,通过以奖代补全力支持黄精产业发展。
——做好产业帮扶,用好金融“活水”。积极开发“黄精贷”等金融产品,最高可授信4000元/亩;推出三年一期的“黄精保”,按108元/亩缴纳保费,保险金额达4000元;对黄精种植主体予以贷款贴息50%、保险补贴80%;深化“政府+银行+保险+担保+产业”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探索实施产地仓供应链金融,持续加强黄精贷、黄精保业务。
——深化园区建设,提升种植规模。规划建设“中国·新晃黄精国际城”专业加工园区,打造以黄精精深加工产业为主,以会展博览、商品交易所、金融商务、现代物流为辅的健康生态现代产业园。同时建成黄精生态种植示范基地18个,黄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个,实施GAP规范种植基地已5个,全面推进560亩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对全县458户种植主体实施一户一档电子档案管理。
——加强内培外引,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由主要领导干部带队前往粤港澳大湾区、河南、福建等行业头部企业考察交流,成功引进中国农垦、新晃黄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百病千方健康管理集团等黄精企业20余家,促成意向项目13个。

(位于洞坡村的黄精种植基地。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
走进新晃黄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展馆内分门分类陈列了黄精茶、黄精丸、黄精蜜饮等近百种黄精制品,车间厂房里则按晒场、烘干、清洗等环节对鲜货黄精进行加工生产。
新晃博世康黄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学文介绍,该司于2021年9月创建,成功打造了从育苗、种植、炮制、精深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曾在广东电器市场浸润了十余载的80后朱学文,缘何返乡干起了不熟悉的医药产业?朱学文坦言:“新晃黄精既有名气也有市场,在政策的扶持下,有望将企业打造为品牌最响、品质最好、品种最全、科技含量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的黄精集散中心。”
朱学文的豪言并非空穴来风,随着“中国·新晃黄精国际城”专业加工园区20家初(深)加工、仓储物流等相关企业入驻,新晃黄精产业发展合力不断凸显,园区年加工黄精鲜货3.5万吨、黄精干货7000吨,推动黄精等中药材加工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
打造“黄精百亿产业”,从不是一句空头支票,它是因地制宜落实在各个领域的务实行动。随着一个个建设成果落地生花,以黄精为基点,上下游企业紧密联动的产业链格局已成型成势。

(新晃黄精深加工产品)
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4.8万余亩,总产值近20亿元,黄精产业初步实现了“有市场基础、有种苗保障、有种植示范、有科技支撑、有品牌效应、有标准园区、有融合发展”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外出口方面,新晃黄精同样展现了傲人的成绩,先后与越南签订两批次8000多万元黄精产品出口订单,且已获得出口泰国、新加坡批文,与科威特客商达成黄精产品购销协议。此外,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将定期于每年10月在新晃举办。
秉“三药联动” 做强辐射能级
传岐黄、研药膳、兴药旅。近年的新晃,将一道道古药经方放置在现代人追寻的康养文化里。
来到湖南新晃昌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精蒸煮时散发的药香迎风扑来,一旁的工人则忙着挑选、分拣、筛洗黄精。在噼啪作响的柴火声中,一颗颗鲜黄的黄精经九蒸九晒后变得乌黑油亮,最终送入食客腹中。

(新晃黄精深加工产品)
湖南新晃昌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是新晃侗族自治县推进黄精产业建设的生动实践。该司生产研制了研制黄精茶、黄精丸、黄精片等产品,年销售额近200万元。公司总经理姚丽君告诉记者:“经过九蒸九晒后,黄精滋阴补气功效明显,公司在未投放广告的前提下,生产经营的产品不愁销路,以回头客居多。”
49岁的太阳山村村民黄美云已经该司工作了两个年头,每月能拿近4000元固定工资。谈及现在的生活,黄美云告诉记者:“公司包吃包住,在家务工比在外更能存下钱。而且老板每天请大家喝一杯黄精饮,现在爬坡都更有劲了。”
中药材与健康,向来有着深层关系。发挥道地药材养生优势,传承养生、食疗等传统文化,是现代人探索康养生活的新路径。

(晒制黄精茶)
近年来,新晃持续推动药医、药食、药旅“三药联动”发展行动,同步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在新晃职业中专开设以黄精为主的中草药栽培及中医中药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全力推动道地特色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中使用,。
9月10日清晨,黄家拢森林公园被薄雾轻笼,10名身着练功服的银发老人,随着太极拳音乐舒展身姿。这支来自广东的“康养旅居团”行程表上,还有黄精鸭、黄精炖鸡汤等菜品品尝、侗医药浴体验。
“手腕风湿痛得厉害,侗药贴敷了1个疗程,明显好转。”来自江苏的退休老人顾慧珍直言,这种边养生边旅游的方式,让她精神和身体都倍感轻松。

(晒场上,湖南新晃昌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晒制黄精。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
在烟火人间里,新晃沉淀出药食同源密码,主动打造向家地黄精谷精品旅游线路、梅子坪黄精科研园、天雷山林下黄精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新晃)侗苗药用植物园、向家地道地中药材博物馆等文旅目的地,开发黄精等特色系列药膳菜谱、饮品,成功促进中医药药医、药食、药旅“三药联动”融合发展。
科研征程上,新晃从不含糊,积极与中央民族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医药学院、怀化学院、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在新晃黄精产业发展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启动新晃黄精Ⅱ代种质资源选育,组织开展多花黄精、滇黄精和新晃黄精品比实验,联合开展“黄精种质资源创新及深加工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组织申报新晃黄精快繁技术专利,不断开启乡村振兴“校地合作,产学共赢”的新篇章。
随着新晃黄精的名气愈加响亮,其吸引力也不断上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院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刘新民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在此设立专家工作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建立全国首个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黄精产业研究院。

(在晒场上晒制黄精丸。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
侗乡飘来药膳香。目前,新晃已授权黄精特色餐饮体验店10余家,研发推出40余道黄精养生菜品。同时,新晃黄精传统文化正在同步开展收集、挖掘和整理。
从侗医药体验基地采摘,再到品尝一桌丰盛的“黄精宴”,游客打卡的“文旅融合”项目不断丰富,也促使上下游产业链更具规模、更加完善。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杆。展望未来,新晃县委副书记、县长杨鹏思路清晰:“新晃黄精产业将以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以基地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构筑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着力建设全国黄精初加工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全国黄精育苗基地、黄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使中药材产业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增长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晃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