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品出海按下“加速键”
从鲜菌出口到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再到野生菌深加工产品参加国际展会,当下,我国各地带有山野鲜香的食用菌产品正在科技和政策的赋能下,以独特的方式加速奔向世界舞台。
提高通关效率
每年7—8月是松茸的盛产期。因风味独特且营养价值较高,松茸素有“野生菌之王”的美称,是众多国内外食客的心头好。日前,一批500千克鲜松茸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运抵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不到1小时便办结通关手续出口海外。据了解,韩国等国家对松茸的需求量较大。烟台地处胶东半岛,往返日本、韩国的空运航线密集,出口松茸能够实现“当日达”甚至“小时达”。目前,烟台空港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松茸出口口岸,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松茸将超40吨。
除松茸以外,在云南省广袤的山林与田野间,牛肝菌等其他品种的食用菌也正在破土而出。云南是食用菌出口大省,昆明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云南省食用菌出口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1.05万吨;今年上半年,云南省食用菌出口货值达2.3亿元,同比增长60.8%。
在山东济宁邹城市的一家瓶栽杏鲍菇工厂里,瓶栽杏鲍菇源源不断地产出,价格是传统袋栽产品的两倍。目前,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达43亿元,带动3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捧上“菌菇饭碗”;食用菌种植规模达26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45万吨,其中,工厂化金针菇产量约占全国工厂化金针菇的14%、杏鲍菇占2%,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集群。
近日,一批3.36吨的金针菇在完成采收、切根、称重、分级装袋等环节,经嘉兴海关现场查检合格后,踏上了出口美洲市场的征程。这是浙江省嘉兴市首次出口金针菇。据了解,这批金针菇产自当地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科技企业。金针菇是该企业的拳头产品,年产量达2.5万吨,预计年出口量可达500吨。通过环境精准控制、生产线自动化、流程作业标准化、监控智能化,该企业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了金针菇的全年高效生产。
在辽宁辽阳灯塔市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无菌化培育车间里,多层立体栽培架上的北虫草整齐排列,中央控制系统精准调节室内温湿度、光照等参数。包装车间里,工人正忙着打包装箱,2吨新鲜蛹虫草将出口新加坡。目前,灯塔市的蛹虫草生产加工基地有400余栋虫草大棚,已形成从菌种培育、产品烘干、收购加工到销售贸易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万元。近年来,随着全球健康饮食需求的增长,蛹虫草凭借丰富的营养和价格优势,受到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市场的青睐。今年上半年,辽阳海关监管出口至韩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的新鲜蛹虫草达11批次,货值39.4万元。
在福建省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动作娴熟地修剪绣球菌。绣球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名贵菌菇,备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今年1—7月,该公司的食用菌销往澳大利亚、荷兰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货值达1805万元。
食用菌鲜菌水分含量高、保质期短、保存条件苛刻,对通关时限要求比较高。其顺利出海,离不开各地海关的助力。辽阳海关成立专项工作组,将食用菌出口企业的出口资质办理耗时压缩了60%,同时针对蛹虫草产品海外订单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即报即检、快速验放”;嘉兴海关推出优先查验、预约通关、“云签发”检验检疫证书等便利举措,为金针菇出口通关按下“加速键”;为进一步提高鲜松茸产品的中转效率,烟台海关对其实行“抵港直装”监管模式,免去了反复进出国内仓库、重新安检入库等环节。与以往相比,运输环节耗时压缩了近24小时,降低了企业的仓储成本。
创新产品形式
食用菌鲜菌出口容易受到时令、运输时长等因素的影响,当下,我国多地正通过出口菌丝、菌棒、精深加工产品等方式,突破这一局限。
近期,21吨产自安徽省宿州市的双孢蘑菇菌丝经过宿州海关快速验放,出口韩国、卡塔尔;14.87吨产自邹城市的瓶装蘑菇菌丝跨越重洋抵达美国。在山东省淄博市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车间内,食用菌菌棒的生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该公司年出口菌棒约4500万棒、出口额达3.5亿元,几乎每天都有十几批菌棒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出口菌丝或菌棒具有“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的优势,可以解决食用菌鲜菌经历长时间海运,李斯特菌污染频发、损耗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在邹城市,当地企业在数月的技术攻关中,反复优化菌丝配方和培养工艺,大幅提升了菌瓶的环境适应性和运输稳定性,确保其能在0℃低温休眠状态下历经40天的远洋运输抵达美国并顺利出菇。新模式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从瓶装蘑菇菌丝里发出的鲜菇实现了“当日鲜”,从采摘到上架不超过4小时,货架期比过去延长了10倍,单价也提高了10%,双方企业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出口精深加工产品也是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发力方向。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一颗颗灵芝发育后期弹射的种子经过过筛、除杂、灭菌、烘干、破壁等工序,变身为备受市场青睐的灵芝孢子粉。旌德县的气候适合灵芝生长,目前已经形成了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灵芝全产业链,全县灵芝种植基地面积达8000余亩。当地企业与知名保健(功能)食品企业深度合作,运用恒低温物理差速碾压破壁、分子精馏二次提纯等技术,开发出灵芝孢子粉、灵芝子实体等精深加工产品。今年上半年,宣城市出口灵芝孢子粉及衍生保健(功能)食品830.9万元,同比增长2.1倍。
在云南,当地企业依托野生菌核心产区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模式调整与产业链协同,研发出松茸饼干、野生菌粽子、野生菌月饼、羊肚菌酱、黑松露涂抹酱等一系列多元化的野生菌产品。近期,这些产品走出国门,在法国巴黎和泰国曼谷的展会上亮相,受到了参会者的欢迎。
近年来,邹城市在发展鲜菌种植的基础上,着力培育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开发出冻干香菇脆、银耳羹、灵芝孢子粉等深加工产品。当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30多种17个系列的食用菌休闲食品已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下,邹城市正在建设食用菌智慧工厂及精深加工产业园,规划建设7.5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加工车间,其将成为推动邹城蘑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鲜菌、菌丝、菌棒、休闲食品、保健(功能)食品、调味品……多样化的产品形式使各地的食用菌产品在异国他乡绽放光彩,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国际贸易发展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