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刘永好等企业家谈民营经济促进法:对增强投资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有积极作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0:45:00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

我国迎来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下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

该法律总则第一条提到,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提出“公平竞争”“投融资促进”到“科技创新”,再从“规范经营”到“服务保障”和“权益保护”,这一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对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多个方面给予积极回应。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得知该法出台后,“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在大环境错综复杂的大格局下,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时出台,我认为对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一定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刘永好说道。

找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东一直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进展,他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感到非常激动”。王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们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定心丸’,找钢集团也一定会珍惜政策,运用好目前AI、大数据等科技创新手段,鼓足干劲,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营企业的力量。”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也令腾易科技联席总裁杨永峰备受鼓舞。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法治是企业信心的基石,“我深刻感受到国家以法治之力为民营企业‘撑腰’的决心,这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此前曾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法律既是护航者,更是加速器。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法律从法治保障、平等竞争、创新支持等多维度保障了企业的核心诉求。这不仅巩固了民营企业已有的发展成果,更为其未来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

图源:图虫创意

将有力增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中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而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中提到,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

在这一法律中,“平等”成为高频词,这也是众多民营企业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了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这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是民营经济促进法最核心的要点。”刘永好表示。

刘永好认为,尽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要信心在,只要国家的政策好,只要有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民营企业一定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盼,一定会挑起重担,将会有更多人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舞台上来,将会涌现更多的企业家跟社会一块进步,同国家一块成长,“为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增加出口、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科技的创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市场准入是民营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民营经济促进法中,不仅平等、公平贯穿各个章节,“公平竞争”也被单独列为一章。该章节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还规定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使用,预防和制止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等。

杨永峰表示,此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以系统性框架明确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这意味着,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突围。我认为这将有力增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迎来“大有可为”的时代机遇。

就在不久前的4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经过4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106项,缩减比例约30%,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

“负面清单越改越短,市场竞争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刘永好感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出台,让他更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关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促进法以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为基础,负面清单制度为抓手,让民营企业更加自由参与竞争,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信心。”刘永好表示。

抓住科技转型窗口期

多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民营企业家提到,其重点关注到民营经济促进法中的“科技创新”和“投资融资促进”两方面内容。

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多个方面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包括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同时还提出要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的保护。

在投资融资促进方面,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等。

这些规定背后,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光明网报道,截至今年4月,我国累计培育60.5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4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扩大至92%以上。

杨永峰认为,民营企业向来是技术创新的“急先锋”,贡献了全社会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我们也将抓住新产业与新技术周期,拼创新,抢机遇。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我相信大规模的创新成果必然会持续涌现。”

政策环境和前期大量投入,都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前提。无论农牧食品领域还是互联网平台,在过去多年发展过程中,他们均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长期投入。

王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产业互联网平台,找钢集团多年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这让我们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和底气。”

新希望身处农牧食品领域,也是最早的一批民营企业。刘永好认为,目前民营企业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深水区,民企高质量发展要靠重大科技攻关,过去主要靠跟随生产,新技术、新业态做得不够好。

他以农业举例,我国在育种和智能化养殖方面还和农业发达国家有差距。支持民企参与和牵头重难点攻关,不仅有利于民企发展,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也能为重大技术攻关提供丰富的场景、经验以及灵活多样的资金和团队,来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

刘永好表示,“我们要珍惜好政策,抓住当前科技转型窗口,积极用生物科技、数字AI科技,解决种源国产化和周期等问题,为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做贡献,也让农业农村挑上‘金扁担’。”

汽车互联网头部企业腾易科技诞生于千禧年,过去二十余年经历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也见证了民营经济的不断蜕变。

杨永峰作为腾易科技联席总裁,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感触颇深。他表示,“作为企业家,我们既是受益者,更是践行者。”基于这一背景下的一系列新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民营企业应该主动将企业使命和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以“事争一流”的担当,积极发挥经济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