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吴雪银:以刀为笔续千年文脉 半印半画塑非遗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1:36:00    

全媒体记者 闫亚铭 苏长春

在文化艺术的广袤天地里,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力,承载着其特有的历史内涵与深厚情感。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氏版画传承人,吴雪银在延续吴氏版画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刻刀为笔,续写着版画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篇章,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在吴雪银不到3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摆放满了木版年画,既有神气十足的《富贵满堂》《女娲补天》,又有吴雪银自己创作的印版,《秋窗读书图》《乡村小镇十二生肖》(五福临门、国泰民安)等人物画形象纤毫毕现,花鸟画逼真传神。作品题材丰富多元,既有古老神话传说,又有现代生活场景,每一幅都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情感。

吴雪银自幼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系统学习木版年画印刷和雕刻。经过多年努力学习,不仅传承了前几代的木刻凸版画,还学会了综合版画、凹版画、粉印版画、拓印、套色印版画、套色绝版印等。而且吴雪银还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创造性地与现代画技术相结合,设计订制了吴氏版印机。

“传统木版年画是非常富有文化气息的。比如它的这些图案,天籁之音、平安图、老街杂艺、百菜图,题材特别丰富。在过去,文化教育水平不高,识字率很低的情况下,木版画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画来学习历史文化。”吴雪银介绍说。

版画创作过程极为严谨,一幅作品完成需要耗费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从选木版的材质,到构思画出年画的底稿,再到后期精雕细刻,制作程序细分起来有10多道以上。版画作品精炼独特,易于保存和收藏、传播。但传统年画绘画方式存在局限。为此,吴雪银从几年前开始,便对木版年画进行了创新,创新了一种新的工艺“半印半画”的手法,这种手法不但图案新,而且通过改变工艺,画面细致、精美,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很受人们欢迎。除此之外,吴雪银还大胆创新,把山水画、花鸟画题材加入到木版年画的范畴,解决了木版年画题材形式单一的瓶颈,既发扬光大了祖传木版年画技艺,又开辟了吴氏版画的新天地。

吴氏版画既要继承,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比如在工艺这一块,我们保留了过去传统工艺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是继承了木版画的文化基因。但同时我们也引入了新技术、新材料。像图案设计,我们就利用了电脑进行辅助,提高了设计精度和效率;在制作木版时,过去老匠人做一块木版,需要大概1-3个月时间,我们采用了激光雕刻技术,现在3-5分钟时间就做好了,而且精细度也好很多。”吴雪银拿起木版画向记者介绍起他的传承与创新。

为了宣传、保护木版画这门老手艺,吴雪银每年春节时仍然亲自制作年画并出售。从2018年起,吴雪银还先后成立了河南雅太文心文化传播公司和雅太文心云课堂与线下课堂,投入几十万元用于吴氏版画的制作。

“在非遗版画学校学习的这半年,我最大的收获是真正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最初握刻刀时连直线都刻不直,是吴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用腕力,现在终于能刻出流畅的山水纹样了。”吴氏版画学员王莉说,现在她渐渐明白非遗传承不仅是复刻技法,更要理解每道工序背后的文化寓意。未来她希望把现代审美融入传统版画,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版画技艺的魅力。

经过多年努力,吴雪银作品《青花》《红果》《乡村小路伴我行》先后获得河南省新人美术新作优秀奖等。作为吴氏版画技艺传承人,吴雪银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她会一直坚持创新木板年画制作技艺,努力将“记忆”和“技艺”留住。(编辑 詹云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