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场景多、商圈火、人气旺,南海“五一”消费市场冲出重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0:33:00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南海区消费市场成绩亮眼:商圈人潮涌动,消费数据稳中有升;政策红利精准释放,重点领域表现突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消费场景持续拓展,呈现出人气旺、业态新、活动多、增长稳的态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大型商圈“人气”与“销量”齐飞

记者从南海区经济促进局获悉,“五一”期间,南海全区商业综合体累计接待客流约58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8%;销售额超3.75亿元,同比增长约5.4%,呈现出量质齐升的积极趋势。

从具体商圈看,千灯湖环宇城继续发挥中心区域商圈的引力优势,假期五天客流量达35万人,同比上涨1%,带动销售额同比上升2%

千灯湖环宇城充分发挥中心区域商圈的引力优势。

主打奥特莱斯模式的佛罗伦萨小镇成为假期“人气王”,吸引了约14.69万人次,同比增长22%,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5%,成为周边市民和游客购物“扫货”的重要目的地。

多维补贴撬动汽车消费热潮

假期期间,南海区围绕汽车消费举办多场大型促销活动,如佛山汽车科技生活节、“乐购桂城 轻松焕新”购车补贴活动、“礼赞劳动·狮山宠你”促消费活动以及丹灶汽车嘉年华等。各镇街因地制宜创新促销方式,充分挖掘大宗商品的消费潜力。

“乐购桂城 轻松焕新”购车补贴活动。

数据显示,“乐购桂城 轻松焕新”购车补贴活动日均客流量达5.5万人次,假期累计引流27万人次,带动汽车销售约近1000辆,销售额超2亿元。活动发放的200万元补贴额度,因民众参与热情高涨、活动火爆程度远超预期,仅耗时4天便被申领一空。

狮山的购车补贴活动同样表现亮眼,五天吸引了1.05万人次参与,带动汽车销售482辆,销售额超5200万元,申请补贴金额达100万元。不仅如此,相关金融、保险、后市场等环节也随之受益,产业链联动效应正在显现。

“礼赞劳动·狮山宠你”促消费活动。

消费结构加速“焕新”

作为2025年消费政策的重点方向,“以旧换新”正成为推动结构性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南海区抓住政策窗口期,补贴范围覆盖家电、数码、智能家居、汽车、电动自行车及家装厨卫六大领域,近800家企业参与其中,形成全区联动、多点推广的格局。

以本地家电销售企业天蓝电器为例,通过免费旧机回收、叠加国家补贴等多项举措,五一期间实现消费额800万元,同比增长35%。

天蓝电器门店资料图。

从全区数据看,截至目前申领补贴金额已接近4.1亿元,带动交易总额高达35.3亿元,消费拉动比达8.6,居佛山市首位。相关部门已累计审核补贴金额4346万元,拨付1444万元,资金兑现效率不断提升,为商户与消费者注入更多信心。

多元活动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除了“买买买”,“逛吃玩”也成为南海“五一”消费的新亮点。美食、文创、非遗等新元素频频“出圈”,将消费热度从商圈延伸至城市的文化空间。

5月1日,2025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单人龙艇赛精彩开赛,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参赛选手和观众齐聚于此。在离叠滘不远处的保利水城西街,2025“岭南味 佛山品”餐饮促消费活动热闹举行,让市民游客在观赛之余,沿着南海龙舟文化脉络,一站式解锁岭南水乡风情与多元消费体验。

南海打造全时全域的“龙舟+”消费圈。

5月2日起,2025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在千灯湖音乐秀场连开三天,其中首日就吸引了4万名各地粉丝齐聚桂城。借此契机,桂城联动各大商圈、餐饮、娱乐场所、景区等场地,凭演出门票可享多重优惠福利,以一张门票联动全域消费。

桂城通过“一张门票”联动全域消费。

在西樵,文旅融合更进一步。2025西樵岭南美食文化周设有超100个摊位,连续7天不间断呈现“美食+技艺+文化”的多维魅力,拉动消费金额达1100万元。与此同时,西樵山景区免票开放,假期首日入园人次达5万人,较2024年同期增长200%。

首届西樵牛仔生活节在西樵山天湖公园和飞鸿馆举办。其中,“樵牛市集” 位于西樵山天湖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樵牛五一——首届环两江西樵牛仔文化节”将本地牛仔文化与咖啡、轻纺、非遗等产业与生活元素有机融合,联动听音湖、轻纺城、西樵山等重点区域,通过“一秀一展一赛一嘉年华”的模式,构建起集产业、旅游、消费于一体的新文旅IP,成为“五一”期间南海文化消费升级的新标杆。

飞鸿馆内,“樵牛卖场”以潮流打卡圣地的姿态迎接游客。

无论是大型商圈的持续吸引力,还是“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见效,亦或是文旅融合催生的新场景,都可以看出南海消费市场展现出的强劲韧性,并在不断创新中释放出更多增长动能。可以预见,这份“假期热度”将转化为全年消费的“持久温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轶彤 通讯员何炜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