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村show|镇北怀古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余雯雯 通讯员 董雄 姜宪伟 沈国英
如果江南山水间的村庄集结亮相,你期待它们show出什么?
今年,“南湖·村show”来啦!
它是由嘉兴市南湖区委宣传部携手南湖区史志研究室和潮新闻,共同打造的人文地理志品牌。我们将带你寻访走读分布在南湖区各地的20个著名村落,以保护、传承、弘扬、对话为主题,挖掘区域内的乡村文脉,讲好典型村落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展现南湖区面貌,特别是在乡村文化建设、文脉赓续上的先进做法以及思考,充分激发南湖人的乡情,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请输入图片描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鲜活的样本,有着独特的故事。今天,带大家走进镇北村。

杭嘉湖平原东北隅,河浜塘漾星罗棋布,名为镇北村的村庄临水而居,静述着江南水乡的故事。
村庄南端有河流流经,河水西起三官塘,至安乐桥以东200米处转向北,到熊家浜口拐向东流200米后再向南转,在屠朱溇自然村北再转向东,汇入和平桥港,全长约2.5公里。此河名为羊毛港,平面像一把水勺,西段河道是水勺的柄,绕屠朱溇自然村呈倒写的“U”字,像盛水的勺。

羊毛港畔旧时有座古庵,创建于何年,已无人知晓。寺、庙、庵三者,庵规模最小,入庵者皆为女性出家人,俗称师姑。这座无名的小庵便随口叫作师姑庵。明嘉靖壬辰年,也就是公元1532年,由庵东面那位举人老爷、官居遂平知县的冯居易,给庵题了“实际庵”三字,制作成黑底金字匾,悬于庵堂,自此庵堂蓬筚生辉,名气渐响。
据说,冯知县题名实际庵有他的一番深意:佛教云“实者,法之境界,际者,境界边缘也。”实际庵确实遇上了奇缘,公元1573年曹塔浜曹氏和大朱楼朱氏在羊毛港捞起一尊观音菩萨,请进庵堂。两家夫人在菩萨前一起许愿:倘能保祐我们两家儿子能读书出山,我们愿意重建庵堂,为菩萨重塑金身。观音菩萨慈心大发,第二年两家孩子居然同科考中了举人。他们不负前约翻建了实际庵,还将庵堂造得气派非凡。此后,实际庵的香火越来越盛,进士、举人持续涌现,这里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

时过境迁,作为庙宇的实际庵早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这片土地成为新丰镇镇北村村委会的驻地,而随着新丰集镇域的建设发展,实际庵一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984 年5月,庵址东侧筑起了通往新丰的安汤路;2009 年,庵址的西、北两侧又新筑了两条乡村道路;安乐桥的北堍,在1988年7月开办了羊毛衫厂,现在这家羊毛衫厂已发展为嘉兴市竹竹毛衫制衣有限公司。
跨越千年的文韵仍在这片土地回荡,无数学子从这里起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比如本村彭家出了四名大学生,最小的考上了博士,今在北京中科院工作。四位大学生的母亲陈田宝,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嘉兴市郊区妇联誉为“四进士之母”,得到表彰,一连串动人传说流播至今。
从“鲤鱼跃龙门”的励志佳话到家园重塑的共富故事,镇北村人正用实干书写新的乡村振兴传奇。

如今,镇北村风光秀美、产业丰富,先后获得2020年度浙江省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第二批嘉兴市完善型农村社区、浙江省2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一村万树推进村、嘉兴市无蚊村等荣誉,2021年度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嘉兴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嘉兴市扩大有效投资暨项目推进优秀村等荣誉。

基于良好生态环境,镇北村继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通过农业精准转型、产业链延伸及一体化布局,逐步完善高端农业、乡村文化旅游与田园社区配套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描绘未来乡村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