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农服务进行时——浙江供销社绘就“春耕图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6:48:00    

在浙江的广袤田野上,处处奏响着春耕备耕的奋进乐章。浙江省供销社聚焦农业生产需求,从农资保供到科技助农,从产业融合到金融输血,用“供销力量”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能,一幅充满“科技范”与“共富味”的春耕画卷正徐徐铺展。

第一季度,浙江省供销体系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38.9万亩次,增长35.5%,其中配方施肥117.5万亩次,统防统治51.4万亩次,农机作业70万亩次;全系统共组织农资商品106.4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35.3%,其中各类化肥销售91亿元,同比增长38.4%,充分满足全省春耕农资需求;农药零售价格基本稳定,纳入监测系统的11个农药品种环比呈现“1涨1跌9平”态势、同比呈现“5涨6跌”态势。截至3月末,各类农资库存量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肥料现有库存40.9万吨,增长14.7%;农药现有库存9613.8吨,增长12.48%。

数字织就“智慧锦”,尽在指尖运筹

如今的“智慧春耕”,农民们轻触智能设备,农事便在指尖的灵动间被有序安排。在莲都区碧湖镇岩头村的广袤田野上,晨曦微露,大地还带着丝丝凉意,农户们已驾驶着旋耕机开启一天的劳作。沈永伟专注地驾驶着旋耕机,沿着田垄有条不紊地前行,随着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身后已是大片翻整好的土地。他不禁感叹:“往昔人工翻地,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整个人都像散了架。如今有了这旋耕机,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大片土地的翻耕,这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这边旋耕机刚作业完,不远处的周根伟就操控着无人机准备播种了。据莲都区粮食产业农合联理事长吴协军介绍,种植早稻时,3000亩田地全程机械化操作,仅需10天就能完成全部作业,耕地与播种同步推进,效率极高。截至2025年3月,莲都区粮食产业农合联25名会员,已配备旋耕机76台、运输型拖拉机15台、乘坐式插秧机23台等各类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作业成为春耕的“标配”。

以往,在松阳县古市镇山下阳村的农合联高效粮经产业示范区,这片土地仿佛一盘散沙,缺乏规划,显得零散又无序。如今,借助配套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的引入,土地已脱胎换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得以全面铺开。2024年,这片示范基地的水稻总产量达到了300吨,平均亩产更是成功突破1000斤。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是松阳县供销社在农业机械化道路上不懈探索、辛勤耕耘的有力见证。

农资畅行“高速路”,直抵田间地头

“潘老板,快出来接化肥。”一声嘹亮的呼喊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一辆车身挂着“服务三农送肥下乡”醒目横幅的货车,稳稳地停在了小香薯培育种植基地的大棚旁。从车上下来的,是衢江区供销社党委委员俞洪明。他脚步匆匆,一下车便迫不及待地向大棚方向打起招呼。基地负责人潘桂芳去年回到家乡创业,在衢江区云溪乡滨江村承包了1400亩土地种植小香薯。区供销社送来的这批惠农化肥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刚刚种下去的小香薯送去了急需的养分。“供销社是农资流通主渠道,送农资农技下乡,服务农户是我们的责任。”俞洪明说,为切实减轻农户春耕负担,衢江区供销社从4月份拉开了这场惠农行动的帷幕,陆续为全区基层供销社、产业农合联会员、种粮大户和村集体等23个农业主体,免费提供20余吨化肥。

舟山市普陀区供销社通过线上订货、线下配送的“送肥上门”服务,以及“供富大篷车惠农下乡”活动,为偏远海岛架起了一座农资供应的“桥梁”,让农资平价直抵农户家中,切实解决了农户们的采购难题。虾峙镇的李大哥是当地的蔬菜种植户,过去采购农资对他来说是一场艰辛的“旅程”,每次都要乘船前往遥远的地方,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居高不下。现今,普陀区供销社未雨绸缪,提前研判春耕生产形势及农资供求情况,目前已储备和调运复合肥、尿素、氯化钾等优质肥料580吨。据了解,截至目前,湖州市供销社共储备化肥30000吨、农药560吨、农膜200吨,购进各类化肥18892吨、销售14860.9吨、库存11800余吨,占春播化肥需求量70%以上。

服务遍沐“暖心风”,情满阡陌之间

在黄家山景区生态茶园,海盐县供销社直属乡村旅游公司另辟蹊径,凭借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升级,巧妙地将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茶农老陈在这片茶园辛勤耕耘了几十年,见证了茶园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过去,我们只知道埋头种茶、卖茶,收入一直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可大不一样了,供销社的乡村旅游公司把茶园和旅游巧妙地结合起来,游客越来越多,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此时正值茶叶黄金采摘季,公司精心策划了“上春山趣采茶”系列活动,开展茶文化研学活动,设计开发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邀请市民游客走进茶园,亲身体验采茶、炒茶的乐趣,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在风光秀美的泰顺县,泰顺县供销社牵线搭桥,邀请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谢志亮讲师,为农户们精心开展农技讲座。种植户林大姐听得尤为入神,多年来,病虫害问题一直如阴霾般笼罩着她的杨梅种植园,令她忧心不已。谢讲师针对她的问题,耐心地解答道:“您这种情况是肥料没跟上,加上最近雨水频繁,园子通风又不好,这才给了病虫害可乘之机。可以适当施些有机肥,及时修剪那些过密的枝叶,让园子通风透光。要是病虫害比较严重,就用这种低毒农药,切记不能过量。”其他农户们见此,纷纷围过来,大家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重要内容。谢志亮的讲座,切实为农户们提供了实用的种植技巧,也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种植的信心。

此外,为解农户春耕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泰顺县供销社与农商银行携手推出“共富・助农兴贷”专属金融服务,为泰顺县杨梅产业农合联提供了高达2亿元的授信总额。种植户张大哥便是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有了这笔贷款,我终于能购置更多优质种苗和肥料,还能请专业人员来管理果园。感觉今年丰收在望,未来的日子也更有盼头了!”张大哥难掩激动,这笔金融“活水”持续注入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脉络,它不仅助力像张大哥这样的种植户实现梦想,更为泰顺县的杨梅产业乃至整个农业发展,铺就了一条方兴未艾的共富之路。

作者:罗舒丹 杨瑷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