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碧水润山城 幸福河湖入画来 古交市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山青水绿,美景无限。初夏时节,汾河古交段碧波荡漾,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
古交市自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工作以来,积极打造“河湖安澜、清水绿岸、环境宜居、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
近日,汾河古交段获评山西省首批五星级幸福河湖,为古交市幸福河湖建设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湖安澜 生态改善
近年来,古交市对汾河干流开展了以截污整治、河道治理、景观美化和生态修复为主要建设内容的连续三期综合治理。共治理汾河古交市区及下游河道12.8公里,形成连续蓄水区总长6.7公里、蓄水总量100万立方米的流动水体,并提升两岸绿化景观。
在此基础上,古交市又启动汾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四期),该项目被列入“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对汾河古交段上游14.2公里和下游4.2公里的河道实施堤防生态化改造、滩槽整治等工程,现已基本完工。该工程进一步促进晋泉复流,提高行洪标准。目前,汾河干流段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其中城区段6.3公里达100年一遇。
此外,古交市还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修复生态敏感区域。汾河古交段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稳定达Ⅱ类标准,水环境显著改善,水生态持续向好。
清水绿岸 人水和谐
在汾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镇城底段,古交市对1.3公里河道主槽实施综合整治,新建2座钢坝闸,形成5.76万平方米蓄水水面,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下渗,补充晋祠泉域。形成主槽蓄水与滩地休闲的生态廊道,将镇城底段打造成滨河生态水文化休闲绿廊。
除镇城底段外,该工程还在长足上村、月亮洞等河滩地段新建2处滨水生态休闲区。在月亮洞下游设置堤内洪泛湿地1处、支流汇入口湿地17.45万平方米,滩地较宽处绿化22万平方米。
同时,古交市持续投资推进汾河景区建设,逐步打造碧波粼粼、水鸟翩跹、一步一景的生态风景长廊。景区依托河道治理与景观设计,串联晋绥八分区旧址、红军东征路居地等红色文化资源,构建“水生态+红色文旅”融合新格局。
科学管理 保护有力
“古交市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确保‘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古交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古交市统筹做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工程建设、水灾害防御”五篇水文章,推动河长制不断取得新成效。目前,汾河古交段已制定河长制市级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和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等,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完成河湖健康评价并建立“一河一档”。同时,按照山西省“智慧河湖长”建设要求,开发全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将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等纳入信息化管理,构建“大数据+河湖长制”新模式。
在公众参与方面,古交市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提升群众河湖保护责任意识。
水润山城,向美而行。如今,集休闲观光、运动健身、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汾河古交段,已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去处。
太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