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现场发现“隐藏款”熊猫血型!青春“血”脉联动广州
“广州市每年有60%的无偿献血来自35岁以下的青年人,青年群体是当之无愧的无偿献血主力军!”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广州市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联合开展的“赓续‘五四’薪火・青春热血有我”——广州市迎“五四”青年无偿献血系列活动于4月24日在广州血液中心举行。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向全市广大青年朋友、社会各界发出倡议: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献血活动。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采血量位居全国前列
血液是延续生命的不竭动力,是临床救治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目前,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众自愿无偿捐献。
活动现场,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广州血液中心累计采集血液52.29万个单位,其中全血采集40.11万个单位,成分血采集12.18万个治疗单位,近五年的采血量有四年位居全国各大血液中心第一位,其中的成分血采集量,更是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唯一年采集量达到10万治疗单位的血液中心。
“尽管广州市无偿献血总量保持基本稳定,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医疗需求连年增长的今天,广州市无偿献血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州血液中心主任梁华钦介绍,近年来广州采血量总体有下降趋势,尤其是团体献血与高校献血两大“主力板块”出现下滑态势。与此同时,受季节变化与特定时间段的影响,血液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尤其在寒暑假期、春节等献血“淡季”,血液库存常处于“紧平衡”状态。

青年献血者
“健康献血者是安全血液的唯一来源。”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民营医疗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高峰表示,无偿献血是医疗事业的“生命线”,一头承载着患者的生存希望,另一头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筑牢健康中国根基的重要力量。
活动现场发现“熊猫血型”!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共青团中央协同联动,发出无偿献血倡议书,号召党员、团员青年、公务员、高校师生、国有企业员工行动起来,在身体健康允许情况下,积极参加献血活动。广州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呼吁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4月24日上午在广州血液中心的活动中,广州市血液中心组织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航海学院、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各医疗卫生机构等250多名各行业团员青年代表参与并现场献血。

青年献血者
“我已经献血5次,共计献出1300ml血液了!”来自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商应山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作为消防人员要更好地服务群众,急群众之所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现场血液采集工作中,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了传说中的“熊猫血型”——Rh阴性O型血,来自一位曾献血4次的护士赖俊程。
无独有偶,在今天获悉自己是稀有血型的还有来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信息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高明。“我已经献血12次了,今天才得知我居然是传说中的稀有血型!”高明告诉记者,自己作为医院工作人员,深知血液在临床使用中的紧张程度,因此自己从参加工作就开始每年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是一件可以帮助到他人的光荣的事情。”
据工作人员介绍,“熊猫血”通常是指Rh阴性血,在全国汉族人口中仅占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通常来讲,血液中心会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查来发现Rh阴性血。此外还有13种比Rh阴性血更加稀有的血型会通过抽检来发现。正是在高先生上次的献血被抽检发现为是这13种血型之一,堪称“比熊猫血还熊猫血”。
“了解到自己血液的特殊性后,我会更加积极参与献血工作。”高明表示。

青年献血者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当献血者被检测出稀有血型后,其捐献的血液将进行特殊处理;若临床上暂无需求,这些血液会被低温冻存,最长可保存10年。对于部分极其稀有的血型,若没有其他同型献血者捐献,这些保存的血液未来在自身有输血需求时,也能用于本人的救治,更大程度保障自身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据悉,4月24日-6月24日期间,广州将发动全市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营造“青年带头、全民参与”的公益氛围,展现广州青年的责任担当与时代风采。
文、图|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穗卫健宣 张美琪
编辑: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