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营收下滑超四成、上市后首亏……全球锂业巨头赣锋锂业身陷三重困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8:57:00    

近日,全球锂业巨头赣锋锂业发布年报,2024年营收189.06亿元,同比下滑42.66%;净利润亏损20.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49.47亿元由盈转亏,创下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与其两年前净利润超200亿元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业绩“变脸”直接反映出赣锋锂业在供需失衡、价格暴跌、产能扩张与债务压力等多重挑战下的发展阵痛。

图源:赣锋锂业官网

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赣锋锂业的业绩崩塌,导火索是锂价的断崖式下跌。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度飙升至近60万元/吨,但2024年已跌至7万元/吨左右,跌幅超88%,这一价格甚至低于部分企业的成本线,导致全行业陷入亏损。锂价的暴跌直接冲击了赣锋锂业的核心业务——锂盐及锂电池销售。财报显示,其锂系列产品营收同比腰斩50.88%,占总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74%降至63.56%,毛利率仅10.47%。锂电池业务虽营收占比提升至31.19%,但同样难抵价格下行压力,毛利率仅11.66%。

除了主营业务的萎缩,赣锋锂业的亏损还源于资产减值和金融投资的巨额损失。2024年,公司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锂盐库存价值因价格下跌大幅缩水。更严重的是,其持有的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 Minerals Limited股价暴跌,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16.4亿元。尽管公司通过金融工具对冲部分风险,但仍难抵消市场恐慌性抛售的影响。

这一损失暴露了赣锋锂业在资源布局中的潜在风险,作为全球锂资源的重要买家,公司通过股权投资绑定上游供应,但锂价下行周期中,这种策略反而成为业绩的“拖累”。此外,其阿根廷盐湖项目和马里锂矿虽在推进,但产能释放仍需时间,短期内难以缓解现金流压力。

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另一巨头天齐锂业2024年净亏损达79.05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盐湖股份等企业虽因资源自给率较高维持较高毛利率,但营收增速亦显著放缓。不难看出,2020-2022年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推高锂价,刺激全球锂矿扩产,而2024年需求增速放缓叠加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库存高企与价格崩盘。

图源:赣锋锂业官网

扩张后遗症与紧绷的资金链

赣锋锂业的债务问题同样触目惊心。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达316.41亿元,占总资产的76%;短期借款90.6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69.59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70.14亿元,缺口显著。高负债导致财务费用激增,2024年达8.74亿元,进一步侵蚀利润。

近5年来,赣锋锂业的经营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均处于失血状态。2020年流出32.09亿元、2021年流出35.56亿元、2022年流出28.21亿元、2023年流出100.37亿元,2024年流出70.81亿元,五年间合计净流出267亿元。由此公司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2024年更是高达52.8%,创出历史新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0.69和0.42,负债压力很大。

据了解,债务压力主要源于过去几年的激进扩张。2020-2024年,公司经营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累计流出267亿元,用于锂盐产能扩建、锂电池项目及海外资源收购,但锂价暴跌使得这些项目回报周期拉长,甚至面临亏损风险,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已出售部分资产并发行债券,但仍需面对“借新还旧”的循环困境。

赣锋锂业也深知自身的资金压力,直言“当前公司已更为谨慎控制对外投资,尤其推迟了部分短期内收益不明显项目的资本开支”。为了应对锂行业周期性波动与风险,公司将严格控制未来资源项目开发的资本开支节奏,并且做好新增投资项目的梳理与评估工作以确保能够在短期产生效益的资源项目优先投产。

转型储能或成为破局关键?

面对行业寒冬,赣锋锂业选择向储能领域延伸。2024年,其锂电池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1.19%,毛利率11.66%,高于锂系列产品的10.47%。公司通过收购深圳易储、成立新能源基金等方式加码储能,并在广东、宁夏等地启动多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总规模超11000 MWh57。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表示,储能是未来核心增长点,公司将聚焦储能电芯和系统集成,甚至探索机器人电池等新兴领域。

2024年,赣锋锂业动力储能类电池的产销量分别为11439.5 MWh、8195.4 MWh,库存量6529.78 MWh,同比增长了98.73%。赣锋锂业称,动力储能类电池库存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储能业务规模增长所致。

与此同时,赣锋锂业本月宣布以2亿元向赣锋锂电收购其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深圳易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赣锋锂电原持有深圳易储90%的股权,不过因赣锋锂业及子公司相关人员拟增资入股深圳易储且深圳易储拟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赣锋锂业实际自赣锋锂电受让取得深圳易储71.352%股权。

然而,储能赛道竞争激烈,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已占据主导地位,阳光电源、晶科能源等光伏企业也在加速渗透。赣锋锂业虽具备锂资源协同优势,但储能业务尚处起步阶段,2024年储能电芯出货量仅位列国内第十。此外,储能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慢,与公司亟需现金流的现状形成矛盾。深圳易储成立不足一年,2024年5-9月营收为0,净亏损210万元,未来能否盈利仍存疑。

锂电行业经历的两轮大周期:2015-2019年碳酸锂价格波动4倍,2020-2024年波动近10倍,使得企业盈利随之剧烈起伏。而这一现象也凸显出资源行业的脆弱性:高景气时疯狂扩产,低潮时产能过剩。面对债务高压、锂价低迷与转型不确定性的三重考验。若储能业务未能快速造血,或锂价反弹不及预期,赣锋锂业的财务风险将进一步放大。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宋光耀)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张亭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