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想象力的10首诗排行榜,生动美妙,诗意盎然,我是真服

第10名 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的想象力在于借用“池塘活水”来讲“学习”之理,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这样才能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
因为富有想象力,独出心裁,而不是空洞地说教,所以说理生动,不落窠臼,读来毫无枯燥乏味之感,使此诗成为“景、情、理、趣”俱备的佳作。

第9名 唐朝李白的《游洞庭湖》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这首诗中诗仙充分发挥想象力,“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洞庭赊月,白云边买酒,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此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得知被赦的消息,回舟东下,经过岳州遇到被贬官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和谪居的原中书舍人贾至,3个郁郁不得志的男人同游洞庭湖时李白写了这首诗。
此诗虽然豪放,磅礴大气,但诗句间还是能感受到作者的悲凉和无奈,这跟李白当时年老体衰、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苦心境是分不开的。

第8名 唐代雍陶的《题君山》
风波不动影沉沉,
翠色全微碧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这首诗想象力丰富,将潇湘大地比喻成仙子梳洗处,将洞庭湖比喻成梳妆台前的镜子,将君山映在水中的深翠倒影比喻成仙女的发髻,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将神话传说和现实之景融为一体,形象生动,诗意盎然,令人叹为观止。

第7名 唐朝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这是一首思乡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柳州时,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和对自己被贬谪的愤慨不平。
这首诗构思奇特,想象力极为丰富,作者将眼前众尖山比喻成割人愁肠的剑,想象自己身化千亿,飘上峰顶以便能望见故乡,深刻地抒发思乡之切和愁苦之深!
全诗想象力丰富,新颖独特,真挚感人,富有艺术感染力,令人赞叹不已。

第6名 唐朝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咏物诗中的佼佼者,其丰富想象力在于作者将春风比喻成剪刀,细柳似乎是被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形象生动、诗意无限,似乎你我都能想到,但又绝难写出,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第5名 唐朝李贺的《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首诗是“诗鬼”李贺的浪漫主义杰作,写作者梦游月宫的情景和想象中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比喻新颖生动,想象力丰富,很体现李贺诗诡奇之特点。
李贺此诗构思巧妙,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情景交融中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

第4名 唐朝高蟾的《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这首诗想象力在于“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伤心”是一种感觉,看不见、摸不着,谁能把“伤心”画出来?绝无可能,真是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意境悠远,回味无穷。
是啊,自古至今谁又能画出真正的“伤心”呢?正因为画不出来,更揭示伤心之深、伤心之难以排遣。
此诗是一首经典的题画诗,作者观画而追古抚今,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如椽大笔,抒发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担忧,我只能写一个大大的“服”字。

第3名 南宋刘克庄的《莺梭》
掷柳迁乔太有情,
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
多少工夫织得成。
这首诗构思巧妙,立意新颖,想象力极其丰富,将大千世界和无限春景比喻成“锦”,象征美景如画,而这“锦”是由忙碌、争鸣的“黄莺”织成的,真是精准恰当,诗意层层递进,令人叹服。
此诗读来满是美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妙不可言,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第2名 唐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毋庸多言,这是极具想象力的一首诗!
全诗构思巧妙、比喻新颖、夸张得体、富有神韵,写出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和灵巧飞动,成为庐山瀑布的绝妙写照。
此诗问世后,令无数世人对庐山瀑布心生向往之情,也令无数骚客观庐山瀑布而无奈搁笔,是啊,“眼前有景道不得,谪仙大作挂心头!”

第1名 唐朝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又是极富有想象力的一首诗,亏刘禹锡是怎么想出来的。诗人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如同无人机一样在半空中遥望:洞庭湖像白银盘一样镶嵌在大地上,而其中的君山则犹如白银盘中的一个青螺。
构思巧妙,形象又生动,我是真的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