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浮生梦一场,岁月催人老。
时光如流,匆匆而过。
当你早晨照镜子,发现镜子中的自己头上有了白发,你会下意识觉得,余生的时光好像不多了。

其实,我早就知道我有白发了。
也不是现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有。
只是现在,比从前更多了。
头发白了,说明一个人度过的光阴比较长,岁月不只在脸上留下痕迹,也会在头丝上打下标记。
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想象过,倘若自己白发苍苍,要如何安度生活,要如何安享晚年。
但真的发现额前的几根白发,心情真的有点糟糕。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样的长,一样的短,一样的轻重。
头发都白了,真真是被年轻这个词甩得远远的。

多少执着,多少苦涩,多少不甘与留恋,在看到头发白了的这一刻,好像当下只有一个念头,过好今天吧,毕竟今天过了,还不知道有没有明天。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真的就成了一种概率极高的事。
比如附近的一位邻居大婶,也不过五十出头,上午还在街上买菜,下午就听说离开了人世间。
走得那匆忙,毫无预兆。
不要以为,你真要到七老八十了才会与这个世界作别。
其实,老天爷真不一定给你那么长的光阴。
哪怕你无病无痛,有可能天降灾祸。
所以,浮生如梦,那就好好梦一场,无惧光阴,无惧岁月,无惧额间的白发。

这两天开了新书,一个多月没有写小说了,着实懒了许久,刚刚开始写,还有些不习惯。
想想去年的时候,每天三本书同时写,十根手指头都累得不像自己的,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故事,各种人物,各种跌宕起伏,把自己累得除了睡觉,什么都不想做。
现在,真的要放慢脚步了。
所以,今年难得的停了一个多月没有写小说,只是停下来的问题就是,一开始不习惯,在慢慢习惯之后,现在又变成不习惯。
毕竟,小说是比较连贯性的思维,不管是人物个性也好,故事情节也罢,而这与文章则完全不同。
文章,可以是一个偶然看到的文案而引起的思绪,便能洋洋洒洒写上千百字,又或是抬眼看到的风景,也能写下所思所感。
文章,还是比较碎片化的东西,不谈逻辑,不谈连贯,也没有什么人设,只是当下的所思所感。
所以,昨天写起来有些烦躁。不过,一两天就应该会适应了。
比如今天,早晨起来就开始写了,大概写了五六千字,虽然速度没有从前那么快,以前时速是四千左右,现在时速三千多一点,但再过两三天,应该就能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昨晚与先生通话的时候,也说起了昨天写作时的烦恼。大概,如今还能随便说什么的,也只有先生了。
岁月逝去,生命里的那些朋友,也都各自忙碌,上有老,下有小,都在为生活奔波。
偶尔聚一下,有事说一声,已是奢侈。
随着年纪长大,我们都不再是那个少年,我们背负的担子也就更重了。
但庆幸的是,在岁月催人老的路上,我们总能相互扶持。没有太多的好朋友,但有一两个掏心掏肺的,亦觉得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