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音箱这么贵?
音箱这个东西,自影音电器工业发展起来,早已从当年“独属于上流社会的听觉享受”中脱离,成为现在囊括全价位段、覆盖整个大街小巷的“时尚单品”。
以至于随便一个玩具装上蓝牙和扬声器就能叫“蓝牙音箱”。

在这样的时代里,好音箱到底有什么门槛,足以支撑它高昂的价格呢?
“好音箱”好在哪?
从音乐工程的角度而言,“好音箱”的标准非常多:卓越的音质、强大的音效、精密的声场、出色的功率和功放……更别提还有着完备的内置方案和质量可靠的各个零部件等。
不论对音乐工程有没有了解,只要你有一双健康的耳朵,就能“听到”不同音箱“质”的差距。
——这就是音箱本身迷人的地方。

但是,要想“听懂”好音箱,绝对是一件有门槛的事。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能不能“听懂”并没有那么重要。
只要你喜欢,价格合适,它就是好音箱。

那么问题就来了——
好音箱为什么这么贵呢?
我们常常说音箱耳机有“千元级”“百元级”,当然还有更高不可攀的,比如张杰演唱会上1.2亿的音箱。

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话来讲,好音箱贵就贵在:成本高。
生产成本高、研发成本高,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基本成本。
“好音箱”意味着要用“好的零部件”,即使不是价格昂贵的零部件,也是品质超群的零部件。
生产要钱、研发要钱、养活优秀的工人师傅要钱;
工业化要钱、流水线要钱、品控也要钱。

刨去那些“华而不实”的费用支出,落到脚后跟,好音箱也要比玩具里塞个喇叭贵得多。
不对,是贵得多得多。
但是,人们的预算是有限的。
更何况是在音箱这种“单纯提高生活品质”的东西上。
